引导猎头为政府机关“猎才”是多赢之举

据报道,北京不光要引进紧缺人才,帮助招纳这些紧缺人才的猎头们也将获得各种政策优待。近日,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、市财政局、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发挥猎头机构引才融智作用 建设专业化和国际化人力资源市场的若干措施(试行)》。据了解,上述文件在人才保障、产业园区建设、金融支持、技术和服务创新、对外开放、品牌建设、产业联盟、诚信建设、放宽市场准入等方面对猎头机构提出了多项支持举措。

政府机关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引进紧缺人才,向来都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自主选拔和引进,鲜有通过猎头机构引进紧缺人才。北京市出台文件,鼓励和引导猎头们为政府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“猎才”,应该说,这既是引进人才理念上的重大转变和进步,也是引进紧缺人才方式方法上的创新,非常值得关注。因为人才也是生产力,在当今倡导科技强国、人才兴国、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中,如何更快、更准、更好地做到第一时间发现人才、起用人才,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。

北京市引导猎头为政府机关“猎才”,将呈现出一种多赢的局面。首先是充分依托市场猎头资源,拓展引进紧缺人才的渠道,这是人才工作理念上的积极进步。过去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引进紧缺人才,大多是公布了条件之后,坐等紧缺人才“上门”,有时人力资源部门对高精尖行业人才市场未必摸得清、看得准。鼓励和引导猎头们为政府机关“猎人”,则可以借助猎头机构的专业化分析、系统的人才评估,把最优秀、最尖端、最紧缺的人才从人力资源的“海洋”中挖掘出来,就如同“沙里淘金”,政府机关“坐享其成”即可。

其次是激发了猎头机构“猎才”的活力,调动了猎头机构的积极性,让更多的紧缺人才在猎头机构的“深挖”下,快速“浮”出水平,尽快有用武之地。比如,文件明确规定,要引导猎头机构为北京市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、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类用人单位提供精准服务,给予精准化引才奖励,奖励金额为猎头服务费的50%,单笔奖励资金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,列入财政开支。这实际上将这项“猎才”的工作纳入了长效机制,相信在这个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下,猎头机构将积极参与政府机关的“猎才”行动,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,为紧缺人才铺路搭桥,让众多的紧缺人才、优秀人才在猎头机构的引荐下,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。

从这个层面上,北京的做法值得点赞,也值得各地学习借鉴。鼓励和引导猎头机构为政府机关“猎才”,不仅有利于减少程序、提高效率,也有利于激活人力资源市场,让多方从中受益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